大家关注 | 关于教师国学素养提升, 国学经典教育专家张燕玲如是谈

更新时间:2019-03-15点击数:文字大小:

本文约5000字 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2014年以来,教育部、中办、国办等党政机关陆续颁布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的指导性文件,2018年9月发布的《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更是进一步强化中华经典诵读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国学经典教育研究推广中心主任张燕玲应本刊邀请,特别分析了“五四”以来中国对中华传统文化否定虚无的现状,亦对目前存在的推动中华经典推广的掣肘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华经典学习与推广的最重要的实施者——教师的国学经典素养的提升提出了中肯建议。

经典诵读工程开展的重大意义

20143月,教育部颁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阐述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2017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又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提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主要内容、重点任务、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提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2018925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又发布了《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提出了以诵读、书写、讲解等文化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的经典学习方式,提出建设“中华诵”“经典伴我成长”“最美诵读”等一批校园诵读品牌,并形成长效机制。接二连三的国家级文件的出台说明了什么?一方面显示了国家对推动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决心,另一方面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工程重要性的进一步的强调和具体实施的推进。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反响热烈的“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节目,不仅激发了社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关注,也是倡导社会推动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信号。近期热播的“平‘语’近人”节目,不仅让全国人民看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深厚造诣,更是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治国理政中所显现出的中华文化的现代价值与高度智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说“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百年历史变革中的民族文化断层

但是经历了“五四运动”以来对传统文化的否定与颠覆之后,我们对传统文化采取了民族虚无主义的妄自菲薄。白话文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以后,小学生不再读那些所谓佶屈聱牙的文言文了,一概都按照政府的要求读“我手写我口”的浅白易懂的白话文,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

20世纪90年代,以赵朴初为首的老一代学者就看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酷性,在1995年的全国政协第八次会议上提出了《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的提案,指出“我国文化之悠久及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罕有其匹的连续性,形成一条从未枯竭、从未中断的长河,但时至今日,这条长河却在某些方面面临中断的危险”“不可讳言,目前我们一代人的古典学科基础已远不如上一代人之深厚,继我们而起的青年一代则更无起码的古典基础可言,多数人甚至对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典籍连看也看不懂了”。提案深情地说道:“构成我们民族文化的这一方面是我们的民族智慧、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几千年来维护我民族屡经重大灾难而始终不解体的坚强纽带;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任此文化遗产在下一代消失,我们将成为历史罪人、民族罪人。”表现出对中华传统文化断层的深度忧虑,所以他们呼吁要成立幼儿少年古典学校,要让孩子们从幼年起就进行古代典籍的学习,并倡议“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历代重要的文、史、哲名篇都要背诵”,同时还要指导学生“从事古文、骈文、诗、词、曲的写作实践”,否则,“仅在进入大学后短短四年的攻读,实担负不起继承这份巨大的文化遗产的任务”。提案的这十位学者赵朴初、冰心、曹禺、夏衍、叶至善、启功、吴冷西、陈荒煤、张志公都是深谙中华文化习得之道、中华文化造诣极深的大师,可惜的是,这一提案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今天距离提案又过去了20多年,我们的语文教育也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进行改革,但提案中提到的“多数人甚至对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典籍连看也看不懂了”的状况并没有改变。

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经典诵读工程

2017年末出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文化传承”被作为核心素养之一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这四个核心素养中,语言建构是基础,没有语言的建构,哪里谈得上语言的运用?而思维与语言同共进、互依存,没有丰富完备的语言,也难有细腻缜密的思维;而审美鉴赏与创造更是离不开语言的建构。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就是语言的美,语言的美是作品人物、景物、情感、思想具有审美性的基础,而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更是以语言为载体而呈现于我们的。虽然建筑、音乐、舞蹈等都体现中华文化,但语言文字是最主要的文化载体。我们古圣先贤的思想、智慧更多的是通过语言文字记载并流传于今的。那么,如何进行语言的建构?我们都熟悉杜甫的一句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言的建构必须通过大量的优秀典籍的烂熟于心和大量的名著的群文博览,达到“六经注我”的程度,否则难有脱口而出和汩汩泉涌的文思语汇。所以中国古代的语文教育(注:语文这门学科是在1904年才独立成为一门学科的),就是要在孩子们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大量记诵“四书五经”和优秀的古诗文。

这里有两个关键点:读什么和怎么读。学生们要读的是“经史子集”这些中华优秀文化的典籍,而不是第二手、第三手的所谓教材。学生要熟读记诵的是中华优秀经典,而且只读中国最智慧的优秀之作,这是“读什么”的问题。其次,就是“怎么读”。古人是在孩子们尚无法理解其义理的情况下“素读”背诵的。古代语文的教育理念是先记忆后理解,在孩子们记忆力最强的孩提时代,把最精华最重要的文化典籍烂熟于心,然后再进行“反刍”,用他今后人生的数十年的岁月去丰富它、感悟它、弘扬它。而我们今天是先理解后记忆,甚至是只理解不记忆,或者是边理解边记忆。当然我们现在也让孩子们记忆,但所记忆的内容不是对终生发展有用的“经典”,而是现代白话儿歌、文段等。而且古今要求记忆的数量也不同,古代读书要背诵的典籍至少十万字,“四书”的总字数就有近六万。所以,古人只要读过几年私塾,其语言的建构就可以达到非常的高度,可以出口成章,信手拈来。而他们所背诵的这些经典,不仅在文字上字斟句酌、优美准确,而且义理深刻、思维缜密,因而使得诵读者不仅语言文字表现优异,而且思维缜密深刻,文章具有高度的审美性,且将中华文化融汇在血液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标识和精神基因。古代教育给我们的启示是:诵读中华经典不仅铸就了中华魂魄,奠定了精神基因,形成君子人格,而且增进了聪明才智,同时也形成了驾驭语言文字的高超能力,一举多得,终身受益。今天我们终于认识到经典对我们这个民族的意义,开始重视并具体实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程了!

直面困难,提升教师的中华经典素养

然而,要在中小学进行中华经典诵读的开展,有几个掣肘的问题。

首先,学校领导和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的认识不够。百年来对中华文化的妄自菲薄和民族虚无主义,让我们失去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崇尚西方文明的观念还是根深蒂固。不仅在衣食住行上追求西方生活方式,把西方的物质文明作为时尚和高端,在精神思想方面也是崇尚西方,以西方的价值观为标准。百余年来对西方文化的朝圣是西方列强带给我们的精神后遗症。我们不是不要吸纳西方先进文化,而是要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上的借鉴。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文化自信,就是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源头和根基的。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我们民族的意义,我们就会用生命去捍卫这种文化。

其次,教师欠缺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有很多语文老师虽然是大学中文系毕业的,但由于在孩童时期没有系统地读过“四书五经”,在人生最重要的黄金积累时期没有背诵存储,而到了大学,又没有中华经典的相关课程,所以对中华经典的修习几乎为零,只有语文教科书中的《论语》十则和有限的《孟子》《荀子》节选。现在执教的一线语文老师,在大学基本上没有完整地读过“四书五经”,更不要说背诵了。近年来虽然有学校开设经典通识课程,但课时短,要求低,学生走马观花地了解一些经典的常识、粗略地疏通一下文意、谈谈自己的心得感悟也就通过了,没有在数量上的背诵要求。一般的课程通常是每周2课时,90分钟。而《大学》全文读一遍是10分钟,诵读百遍是1000分钟,每周2节课只用来诵读百遍《大学》就需要11周,而我们每学期只有17周的教学时间。古人读书要求以百遍为度,以能背诵为结果。如果百遍还不能背诵,需再加遍数。而如果遍数不够已经背会,仍必须满遍数,而且还要时常温习,以达终身不忘。我们在课堂上能够诵读的遍数也就是三五遍、七八遍而已,达不到对经典的深入体悟。所以仅靠大学期间的课程,是难以补足教师在经典方面的欠缺的。而且教师的古诗文积累也不容乐观。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学生为例,学生能够背诵的古诗文字量是平均8000字左右,差一些的只能背诵4000多字,优秀的学生也只能达到1.2万字左右,个别拔尖的学生能达到2万字。这样的基础,使得我们的老师固然明白传统文化的重要,但也心怀忐忑,没有底气去推广中华经典的诵读。自己都没有读过、没有读懂,怎么敢教学生读?

第三,中华经典还没有成为与语文、数学等学科相并列的名正言顺的学科,给予经典诵读的课时最多每周1节,且也没有以课标或考纲的要求成为中考、高考中必考的内容,目标要求也不明确,又缺乏经典教育专家的指导,特别是由于前面提到的教师自身的修养不够,所以很多学校在经典诵读的开展方面还是处于各自为战、走一步看一步、浅尝涉猎的自发摸索状态。很多学校以校本教材课程、课后社团兴趣班、语文课上自发推进的方式等来展开,课时数量的严重不足,使得国学经典推进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系统化、序列性不够。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们只根据拼音带学生读,或是讲一个历史人物故事或节日典故,很少对诵读的质和量有明确的要求,而且无论年级高低,都只是读,不能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进行导读讲解,而经典诵读没有一定的“量”就难产生“质”的飞跃。而且经典的诵读,其效果是很难立竿见影的,它如同农业,播种之后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除草培植的呵护,更需要一定的生长周期,才能开花结果。显效的滞后性和厚积薄发性,也使得教师不能够坚定诵读活动的持续推进。

娃娃经典的教育,需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好老师的启蒙。所以教师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热爱,其经典修养的高度,就影响到了我们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工程的品质。然而,有高度中华经典造诣的教师并不多,怎么办?等我们培养出合格的教师再开始实施经典诵读工程?不,时不我待!所以首先要提高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义的认识,把它变成我们的自觉行动,当成我们的使命与任务去践行,满腔热情地而不是无可奈何地、不明就里地行动。其次,要为我们的老师提供相对权威和适用的读本,最好是有拼音,有注解,有导读,最好还有音频范读。这样可以帮助老师省去查阅资料、校对版本的时间,解除他们对经典的不同释义感到无所适从的困扰,在经典教育专家的引领下,制定可行的经典诵读进阶方案,循序渐进地和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成长。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可以不必过多释义解读,对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适度释义导读,但可以不求甚解,不必像语文课那样掰开揉碎地讲,因为对经典的学习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重要的是把原文刻印在脑子里,今后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会渐渐有所感悟和理解。小学生记忆力强,可以集中精力多读多背,老师虽然记忆力不比学生,但老师的理解力、感悟力强,几轮学生带过来,不断反复,就能慢慢记熟,逐渐成为行家。但这个周期是比较长的,要持之以恒。如果能够坚持数年,教师的经典素养问题就会得到根本的好转,而学生也不会被耽误。如果在此过程中将家长也纳入经典诵读的行列中,老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能够更有效地落实经典诵读工程。当然,如果将中华经典纳入中高考的试题中,并占有较大分值比重的话,或者具体制定经典诵读的评价方式,经典诵读工程的实施就更理直气壮了。毕竟,在追求功利效果的现实下,倡导学生去读诵与考试无直接关系的经典还是很考验老师们的智慧的。其实,如果我们深谙语文教育规律的话,十万字的中华经典烂熟于心,语文的读与写还是问题吗?更重要的是,经典诵读可以让我们有效地通过经典的诵读、书写、讲解而立德树人!

文章来源 | 《中国教师》2019年1期

作者单位 |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国学经典教育研究推广中心

图片来源 | 网络

本期编辑丨孙昕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版权申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部分图片或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无意中对您的权益构成了侵犯,我们深表歉意,请您联系,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