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深源: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提升专业期刊大众化传播力

更新时间:2020-10-22点击数:文字大小:

9月23-25日,以“合作共赢,赋能未来——共筑科技期刊发展生态圈”为主题的第十六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在长春圆满落下帷幕。会议期间,院士、高校校长、期刊编辑、学术领导等行业专家为中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9月25日,人民网围绕本届论坛主题,对中国铁道学会副秘书长郑深源进行一对一专访,就中国铁路期刊的发展现状,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提升专业期刊传播力与影响力路径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一、科技创新与铁路高质量发展互为支撑,相得益彰

“《铁道学报》是铁道学会主办的铁道行业影响力最大的科技期刊。创刊四十多年来,中国铁路科技创新取得的历史性、格局性和整体性变化为《铁道学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强劲动力,《铁道学报》致力于中国铁路的科技创新,也以自身独特的方式助力中国高速铁路技术的创新进步。”郑深源介绍,《铁道学报》服务中国铁路科技创新与高速铁路技术发展,其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铁路期刊是基础理论和技术创新的摇篮。《铁道学报》发表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前瞻性、创新性意义的研究成果,成为行业内科技进步、科技创新的思想摇篮和技术仓库,对后续基础理论研究的启发与支撑,对现实技术革新的应用与指导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次,铁路期刊是展示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平台。期刊发表的科技创新论文,是对科技工作者工作业绩和成果的充分肯定和全面展示。从创刊以来所发表的研究文献看,《铁路学报》清晰地展示出中国高速铁路技术进步的发展轨迹和光辉历程。

再次,铁路期刊是铁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在编辑的耐心指导和严格把关下,一大批科技工作者通过铁路期刊发表文章,科研能力得到快速进步、成熟,为铁路中青年科技人才建设搭建了有效的成长阶梯。

此外,铁路期刊的直接经济效益有限,但间接经济效益不可估量的。对于促进铁路技术创新、管理进步、繁荣铁路科技事业十分有益。

二、打造高水平编辑队伍,建设一流期刊

编辑工作是期刊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编辑的素质和能力对期刊质量有重要影响。郑深源认为,科技期刊能长期保持高水平发展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中国高速铁路、重载铁路、高原高寒铁路、智能铁路技术等领先世界,代表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自然也表现出一定的超前性;二是需要有科学知识广博、时代意识强烈和创新思维能力活跃的高水平编辑队伍;三是建立严格的审稿制度,采用三审一定、同案评议、专家审稿等方式,确保期刊质量。

三、技术应用领先,基础研究有待加强

郑深源指出,包括高速铁路、高原高寒、重载铁路、智能铁路技术达在内的中国铁路科技创新成就已经到世界领先水平,一些重点领域已进入领跑阶段。郑深源说:“中国高速铁路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基础理论研究及重大工程技术仍存在一些空白、面临许多难题。如围绕更高速度的高速轮轨技术、真空管道高速铁路技术、中高速磁悬浮技术、智能高铁技术等前沿发展方向所涉及的高速轮轨关系、弓网关系、空气动力学、减振降噪、电磁兼容等基础理论研究领域的薄弱环节,以及攻克川藏铁路等艰险复杂、极端条件铁路工程建造、生态保护、运营维护等重大工程成套技术难题,需要我们用较大的精力去研究和攻关。”

四、加强专业期刊传播力,提升科学服务公众水平

科技期刊具有专业性强、受众面窄、传播力不足的特点,就破除专业壁垒、提升专业期刊大众化传播力方面,郑深源指出,在融媒体发展的形势下,要拓宽科技期刊传播路径融合传播途径,多途径全方面进行期刊传播,提高科技论文的显示度、可读性,让大众更容易更方便理解专业论文。“专业期刊大众化传播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在不影响期刊学术性、专业性的前提下,让更多人接收和理解学术期刊的专业知识,需要更开阔的办刊视野和更立体化的发展渠道。”郑深源说。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版权申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部分图片或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无意中对您的权益构成了侵犯,我们深表歉意,请您联系,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