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信CTO向江旭:金融科技正当时,要大胆拥抱,小心实践

更新时间:2018-10-29点击数:文字大小:

当下,整个AI行业处于泡沫、现实、焦虑、监管之中。

宜信新任CTO向江旭在全球科技青年论坛上发表了上述言论。

向江旭坦言:AI行业独角兽估值太高,AI人才身价离谱,与此同时AI行业还出现战略泛滥,这是AI行业目前面临的三大泡沫。而现实的另一面又是,目前AI成功落地的应用和场景乏善可陈。

在人才匮乏与技术难关双重压力下,整个AI产业弥漫着焦虑。

尤其在金融产业中,AI的创新还频频受到监管层的关注。

向江旭转战金融科技新赛道

在接受采访时,向江旭透露,此前担任苏宁IT执行副总裁时更多的研究是在智慧零售领域,主要专注于无人机,无人车,无人店。从智慧零售转战金融科技,不变的是场景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大趋势不变;变化的是在不同领域深挖用户的需求与降低风险难度不一,显然金融科技产业比智慧零售产业对于技术的要求更高。

向江旭认为,当前AI服务金融科技主要聚焦在:消费金融、智能客服、智能投顾/保顾/投研等方面,但不同的金融企业与AI融合的路径并不相同。

举例来看,以传统银行/保险/证券公司为代表的传统金融公司,它们作为技术使用者,用技术支持业务流程;主流的科技金融公司则会自主研发关键技术,赋能和驱动业务(营销、风控、服务);金融科技公司则会以输出原创金融科技和服务给产业为业务模式,来作为传统金融机构技术采购的服务商。

作为技术实力派代表,向江旭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行业拥有20多年专业经验,其中18年在美国硅谷思科、微软、戴尔以及初创企业担任核心研发工程师和技术高管,回国后,他相继担任微软亚太研发集团总裁助理兼集团技术战略总监,规划和执行300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团队的总体技术战略,项目包括微软小冰、物联网和智能汽车车载系统。

向江旭于2014年11月加入寺库网并担任首任CTO,在寺库向江旭领导产品技术团队为其打造线上交易、供应链金融及线下智慧门店系统。

2016年8月,向江旭正式加盟苏宁云商、担任苏宁云商IT总部执行副总裁一职。在苏宁担任IT执行副总裁兼技术研究院创始院长期间,向江旭协助领导6000名IT研发团队,从事前瞻性技术创新和研究,将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技术运用于无人店、大数据风控和反欺诈领域。

入职宜信后,向江旭将领导负责宜信集团的金融科技战略、技术赋能和未来创新。向江旭对表示,宜信深耕金融领域12载,但是之前业务驱动大于技术驱动,要想占领未来金融的制高点,一定是技术驱动大于业务驱动,做好技术和业务的平衡,努力做到业务驱动下的技术创新。

“AI缺乏情感、情绪和感性的缺点在高度理性、非情绪化、必须克服贪婪和恐惧情绪的金融行业反而是巨大的优势”,向江旭向道出了AI赋能金融产业的重要性。

自然语言处理和知识图谱赋能金融科技“大有作为”

向江旭现场透露,宜信将AI技术已经应用在普惠金融、财富管理、资产管理三大业务线中。此外,宜信还研发了信审机器人星探,通过AI技术应用实现欺诈识别与信用初评。宜信的智能决策平台谛听,支撑着宜信近二十条业务线决策流程。

对于当下耳熟能详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向江旭向表示,目前来看大多数技术依然处于初期应用阶段。从应用水平整体评估看,金融大数据技术相比AI和区块链技术还是更趋于成熟。对于大数据的应用,向江旭认为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和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赋能金融产业已初具雏形,这两项新技术落地的产品化和商业化也都有规模化的机会。

向江旭判断,AI金融服务的未来是基于:场景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前提下,能够满足①即刻贷款申请、审核和放贷;②智能投资理财;③个人金融助手;④AI量化投资。

谈起当下的整体宏观环境,向江旭认为大环境无法改变的前提下,反而是自我修炼内功的时机。长期从事技术研发工作,向江旭形象比喻技术研发工作就好比是“高速路上换轮胎”,大环境不好,车速慢了,但反而对于更新技术应用是绝佳窗口期。之前系统所累积的“技术债”可以一并优化升级。

采访的最后,向江旭强调:“要非常严肃的看待AI。大胆拥抱,小心实践。”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版权申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部分图片或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无意中对您的权益构成了侵犯,我们深表歉意,请您联系,我们立即删除